首页

SM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30 03:54:44 作者:第二届空间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启幕 浏览量:94092

  中新网苏州5月28日电 近日,第二届空间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苏州会场)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航天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会。

  本次大会围绕进一步推动航天领域前沿研究与创新应用,引领航天交叉科学的快速融合与技术突破,以创新成果交流为契机,共筑航天科技全球协作的“智慧纽带”,携手擘画空间探索协同创新的“未来图景”。

研讨会现场。北京理工大学供图。

  本次会议共设1个主论坛与4个分论坛,围绕航天领域关键技术展开深度研讨,共计30余场高质量专题报告呈现国际航天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报告围绕深空探测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航天技术的智能前沿探索、复杂航天任务中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航天信息智能处理与应用服务等四大主题展开研讨,覆盖天体物理、行星科学、人工智能、超材料、6G通信等前沿方向,着力攻克关键技术瓶颈,针对太阳系边际探测、月球科研站建设、太赫兹通信等全球航天领域研究热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本次大会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Space: Science& Technology(《空间科学与技术(英文)》)期刊、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目标认知与应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承办。“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研究员担任大会荣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姜澜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陈小前研究员担任大会主席。

  据悉,第二届空间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新加坡会场)将于2025年7月22日至7月24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One North校区接力启航。(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秋日“秦直道”:莽莽林海层林尽染

北京市委常委、北京海外联谊会会长杨晋柏在致辞中指出,北京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希望通过本次中关村论坛推动国际互利共赢合作,更好地汇聚侨智、发挥侨力,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理论突破和关键技术攻坚,促进人工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推动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成都再发高温红色预警 或热到9月中旬

合作有助于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否则,即使是先进的基础研究成果,要转变为产品或生产工艺再走向市场,成功率也很低。无论是东莞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还是湖北的九峰山实验室,或是浙江的之江实验室,这种由当地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组成的协作创新平台,对于重大科技创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大型现代川剧《大千世界》在成都上演 将沿大千足迹全国巡演

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上海海外联谊会会长陈通表示,沪港社团总会同在港同乡社团和乡亲一道,秉承爱国爱港优良传统,坚定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定维护宪法和基本法权威,有力推进沪港两地交流交融、合作共赢。他表示,沪港两地人文相亲、经济相融、发展相通,上海市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巩固深化沪港全方位合作,希望沪港社团总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团结带领沪港同乡社团和乡亲,共同谱写沪港全方位合作新篇章。

香港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外交部回应

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方面,低收入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和发展机会长期得不到足够关注。《报告》以非洲地区为例指出,尽管非洲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巨大,但对非洲国家的投资仍然微薄。例如,非洲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太阳能资源的60%,但太阳能装机容量仅占1%。

新一轮强冷空气上线 北方局地降温12℃

在开幕式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付晨、台北医学大学董事李祖德、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及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徐建光教授、海医会副会长兼任秘书长田伟先后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均充分肯定上海市医学会涉外医疗专科分会和海医会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专委会多年来在国际医疗领域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强调当前国际医疗即将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呼吁各方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